

第十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啟動儀式前,擔任主競賽單元「金絲路獎」國際評委會主席的陳凱歌攜全體評委受訪,分享評審理念與電影節觀察。
「我是福州人,我對這座城市充滿感情,福州是一座充滿活力、風景優美、美食遍地的城市,這是一座幸福的城市。」陳凱歌受訪時表示,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正呈現「越辦越好」的趨勢,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選片標準清晰,聚焦「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文化、歷史與文明互鑒;評審團隊專業,匯聚了國內外優秀的演員、編劇、導演等多領域電影人;評委背景多元,來自意大利、印尼、比利時等國,共同凸顯電影節的國際視野與文化融合,他希望獎項眾望所歸。
「我會在這次評審中可能更加關注各國的電影作品如何處理女性角色在故事中的呈現,以及從一個故事主題發生,它如何延綿出後續自己內在的態度。」陳數表示,在本屆電影節中能看到各國作品裏面優秀的女演員不同的表演風格,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創作層面的學習與交流,希望通過國際交流為自身表演帶來新啟發。意大利評委加布里爾·梅內提認為,電影節為不同文化提供了連接平臺,他感受到了福州的活力。
動畫片單元評委安東尼·拉默里納拉、黃家康、羅恩·戴恩斯在見面會上達成一致:「故事為王」是動畫創作的核心準則。香港導演黃家康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改編應注重「文化提煉」與「現代解讀」並重,建立傳統與當代的聯結。他從傳統故事改編角度強調,需深入理解其文化內核,找到與現代觀眾的情感共鳴,避免「老套」。
紀錄片單元評委范立欣、拉法爾·里斯托帕德、周兵等一致認為,真實感與人文關懷是紀錄片的靈魂。國際傳播應注重「雙向理解」,技術為內容服務,情感真實優於形式創新。年輕創作者應扎根本土文化,關注人類共同命題。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