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隨著夏季氣溫持續攀升,美國電網營運商面臨供電可靠性與成本控制的雙重壓力。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報告指出,冷氣與資料中心用電需求激增,但發電容量擴建速度滯後,導致電價飆升與供電風險加劇。以服務13個州份及華盛頓特區共6,700萬人口的PJM互聯電網為例,其2026至2027年度容量拍賣結算價,創下每兆瓦日329.17美元(約2,566港元)的歷史新高。
PJM區域內的老舊燃煤電廠加速退役,預計需以84吉瓦再生能源與儲能替代41吉瓦傳統機組。然而2024年僅新增4,500兆瓦太陽能、290兆瓦風電及42.5兆瓦儲能,且有4.6萬兆瓦已通過併網審核的容量因事故未能投產。在容量拍賣中,天然氣佔45%、核能21%、燃煤22%,再生能源僅風電1%、太陽能3%。
短期因應措施包括擴大需求反應計劃、推動電網增強技術(GETs)及應用人工智能(AI)於電網管理。報告指出,2025年6月實時電價曾飆升至每兆瓦時1,334美元(約1.03萬港元),達到年均價的110倍,而資料中心需求佔拍賣價格漲幅的63%,相當於93億美元(約725億港元)成本將轉嫁用戶。
據估計,若未有效管理,2035年全美電價漲幅可達9%至18%,家庭年均能源支出將增加170美元(約1,325港元)。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