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長遠房屋策略》2025年周年進度報告指出,未來十年的公營房屋單位供應主要來自北部都會區、東涌新市鎮擴展、啟德發展區、公共屋邨重建及其他用地改劃等。政府會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通過全面規劃和因地制宜的設計,優化發展潛力,以確保公營房屋建屋量可滿足《長策》估算的需求。
首個五年期項目約九成已進入建築階段
報告提到,未來十年中,第一個五年期的項目約九成已經進入建築階段,其落成時間表相對較確實,至於計劃在第二個五年期落成的項目,由於大部分用地仍處於造地或研究階段,能否用於興建公營房屋取決於可否如期完成所需程序,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正進一步提升發展公營房屋的成本效益,並按項目的優次緩急調整推展安排。
按照《長策》的「供應主導」和「靈活變通」的原則,政府會每年更新長遠房屋需求推算,訂定逐年延展的十年房屋供應目標。總房屋需求會根據住戶數目淨增長、受重建影響的住戶、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以及其他因素來推算。
最新報告推算,住戶數目由2026年年中至2036年年中的淨增長約為19.4萬個,較對上一年減少3,300個;同期受重建影響住戶由73,800戶減至52,500戶;居於環境欠佳(劏房)的住戶數目維持12.75萬個;非本地學生人數等其他因素則有36,500個單位需求,增加了4,800個單位。
《簡樸房條例草案》早前三讀通過。房屋局解釋,鑑於「簡樸房」規管制度目前尚未實施,現階段難以估算對居於劏房單位住戶數目的影響,因此採取審慎的做法,維持推算,並會在日後因應「簡樸房」規管制度的落實情況,適時檢視對居住環境欠佳的分間單位住戶數目的影響。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