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奇霖 胡若璋)作為第九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閉幕影片」,畢贛與其新作《狂野時代》在平遙迎來了國內首批觀眾。這部被讚譽為「五感全開」的影片,將於11月22日登陸內地院線。據稱,它能讓電影回歸影像最純粹的本質,讓觀眾感受電影藝術的視聽魅力。
《狂野時代》走出貴州,走到重慶取景拍攝。畢贛並不認為這是出走,也不是往外面走,更像是一直在回到電影裏去。電影裏故事背景地的改變,在畢贛看來仍是圍繞「電影本身」展開。從前兩部作品以「時間」為軸心,這部電影讓畢贛直覺:《狂野時代》更像和喜歡電影的人一起,用全然的視角回顧我們經歷過的電影中的那一個世紀。
現場有年輕觀眾詢問畢贛關於影片剪輯創作的細節困擾。畢贛點讚他的思考和提問說,影片剪輯時也時常有要把內容「裝」進去的難題:每個故事壓縮在30分鐘內,這給到的壓力很大。 畢贛細說,剪輯一部電影,他對剪輯師要求:要比我還要熟悉素材,而且不只是OK條。「跟我剪輯的工作人員會有個習慣,哪怕是廢條或者穿幫鏡頭,他們也知道具體在哪裏,因為有可能我也會用到。」畢贛認為,一個剪輯師承擔的是一部電影故事敘事者的功能,是電影的口吻。「要非常了解素材,你就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就好,其他不用想。」他耐心分享作答。
在影片造型指導黃文英眼裏,畢贛是一直在推翻自己的導演。此次合作,黃文英在和畢贛的討論中,最終確定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從電影視聽的感受出發,嘗試給觀眾更多不太一樣的觀影體驗。
「我們在做一些非常規實驗,比如希望在電影的某一個段落裏,觀眾真的能把自己所有的感官都打開,不只是看電影,而是感受一部電影。」黃文英期待,電影是可以跟觀眾進行全方位的互動。
「你們真有勇氣。」影片出品人傅斌星說,繼《地球最後的夜晚》再一次與畢贛合作,是感念他最初講述這個故事時的那份獨特大膽。此次在平遙二次觀影,她感受到,電影行業的魅力或許就在於把一群人集結起來,創造出意料之外的可能。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