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承忠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客席講師
近期香港在綠色航運領域取得一系列進展,從香港中華煤氣與運輸及物流局達成綠色甲醇合作,到近日全球首艘甲醇雙燃料動力滾裝船「港榮」輪首航,標誌著特區政府推動香港成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的戰略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這些發展不僅回應了全球航運業減碳的迫切需求,更為香港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提供了新機遇。
建構完整綠色燃料供應鏈
綠色航運趨勢不可逆轉,航運業佔全球總碳排放量約3%,其減碳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國際海事組織(IMO)設定2050年實現國際航運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催生了全球航運業對綠色燃料的龐大需求。香港作為世界第七大船舶加油港口,目前約兩成來港遠洋船舶的主要目的是加注燃料。香港具備先天優勢,若成功轉型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樞紐,將可在這一新興領域確立領先地位,同時鞏固並提升其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香港在此賽道上的定位,不僅是提供加注服務,而且是構建涵蓋燃料生產、供應鏈、加注、貿易及金融服務的完整生態系統。特區政府以往的施政報告及《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提出的五大策略和十項行動措施,即是圍繞此生態系統構建的系統性規劃。
香港發展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具備幾項核心競爭優勢。
首先是地緣優勢與內地協同。香港毗鄰內地,而內地是甲醇等多種綠色船用燃料的主要生產地。煤氣公司生產的綠色甲醇以廢舊輪胎及農林廢料等廢棄生物質為原料,已獲ISCC EU及ISCC PLUS等國際認證,是中國首間獲此雙認證及投入大量生產綠色甲醇的企業。建立完善供應鏈可確保香港獲得穩定、充足、成本實惠的燃料供應。
其次是自由港與金融優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金進出自由,便利航運企業在港進行綠色船用燃料交付和結算。特區政府計劃為船用甲醇提供免稅優惠,將進一步強化香港在價格競爭力方面的優勢。
第三是服務生態圈協同效應,香港擁有發達的航運、金融、保險、法律等專業服務,能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和交易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亞洲區域尚未形成大型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香港若加快布局,有望在區域競爭中搶得先機。
特區政府與業界已採取一系列具體舉措推動香港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建設。去年特區政府制定了《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計劃為用作出航船隻燃料的甲醇提供免稅優惠,向達到國際減碳標準的船舶提供現金獎勵等,為市場主體提供了明確的政策導向和激勵機制。在基礎設施規劃方面,特區政府在青衣南部規劃9公頃專門用地,發展綠色燃料貯存與加注設施,顯示了其在硬件基礎設施方面的前瞻性規劃。在產業鏈協作方面,煤氣公司與運輸及物流局、太平洋航運的合作,以及此前與香港中燃遠邦公司的合作,正在構建完整的綠色甲醇供應鏈,將為香港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提供堅實支撐。在技術標準引領方面,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明年起要求甲醇加注的船舶安裝質量流量計,並展開綠氨和氫氣加注可行性研究,顯示香港在技術標準方面的引領意識。
降本增效 實現目標
要實現香港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的戰略目標,未來發展可從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加強供應鏈整合與擴展,深化與內地的合作,構建穩定、高效、低成本的綠色燃料供應鏈。煤氣公司的綠色甲醇生產已具備了良好基礎,未來需進一步擴大規模,並納入更多供應商,形成多元化供應網絡。
其次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市場需求動態規劃儲存設施,專注建設綠色燃料儲存設施及專用港口泊位。這不僅服務於船舶加注需求,更能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戶香港,讓香港成為綠色產業集聚的首發點。
第三是持續降低交易成本,除了甲醇免稅優惠,還可考慮降低泊位費等措施,增強香港綠色船用燃料加注的價格競爭力。在市場發展初期,財政誘因至關重要,有利於先行搶佔市場,鼓勵船東選擇香港作為其綠色燃料加注點。
第四是加強標準制定與認證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區域性甚至國際性的綠色船用燃料標準和認證體系,提升香港在全球綠色航運治理中的話語權。
最後是注重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發展綠色船用燃料加注技術人才庫,支持相關科技創新,為產業長期發展提供智慧支持。
為碳中和貢獻「香港方案」
「港榮」輪首航,是香港綠色航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香港綠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戰略開始從規劃走向現實。全球綠色航運競爭日趨激烈,新加坡等港口也在加快布局,香港要在這場綠色轉型競賽中脫穎而出,必須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與內地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引領標準制定,培養專業人才。通過這些舉措的協同推進,香港有望成為亞太地區領先的綠色船用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為全球航運業碳中和貢獻「香港方案」,同時實現自身航運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