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手機還是來了。
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先後官宣,已正式獲得開展eSIM手機運營服務商用試驗的批覆。
這種直接集成在手機內部的eSIM會給消費者帶來哪些新體驗?未來它會完全取代SIM卡嗎?
01
eSIM手機來了
三大運營商均支持
10月13日,中國聯通宣布已經正式獲得開展eSIM手機運營服務商用試驗的批覆,這一重要突破標誌著中國聯通在eSIM領域長達十年的技術積累與實踐探索取得里程碑式進展,也將為數字經濟發展和終端連接創新注入新動能。
中國聯通的eSIM預約已在9月底正式開啟,用戶可通過中國聯通App首頁頂部入口進入eSIM預約專區,填寫相關信息後即可完成預約登記。
隨後,中國移動也宣布,正式獲得開展eSIM手機運營服務商用試驗的批覆,廣大用戶可前往中國移動營業廳辦理eSIM手機業務,第一時間享受更加便捷、靈活的通信體驗,具體可登錄中國移動APP查詢辦理網點信息。
同日,中國電信也宣布獲得工信部eSIM手機商用試驗批覆許可,eSIM手機業務在國內31個省區市正式上市銷售。中國電信表示,在商用試驗期間暫不開放線上方式辦理eSIM手機業務,用戶可持eSIM手機中國電信的各省線下營業廳門店辦理開通eSIM手機業務。
截至發稿時,中國聯通線上預約人數已近7萬人。據多家媒體報道,中國移動eSIM預約通道上線僅4小時,系統即顯示預約排隊人數超過15萬。
02
什麼是eSIM?
eSIM被稱為嵌入式SIM卡或者電子化SIM卡,它將傳統的SIM卡直接嵌入設備芯片,無需在設備上再插入實體卡。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數據文件,有了它,各種電子終端就能連接上網,接撥電話、發短訊等,功能上和普通SIM卡無異。
eSIM不同於傳統的SIM卡,它直接嵌入設備的主板,一般不屬於任何一個運營商。
03
eSIM可以帶來哪些便利?
SIM卡一直在向「小」演變,從SIM卡到miniSIM卡,再到MicroSIM卡,到現在大家熟知的NanoSIM卡,每一次都是體積的縮小。相比之下,eSIM的體積僅為傳統SIM卡的10%,節約了手機的佔用空間。傳統SIM卡存在著卡槽影響防水、SIM卡和終端接觸式連接的可靠性不佳等問題。而eSIM集成在手機內部,不需要在機身開槽,這可以提高手機的防水等級。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稱,從硬件角度來說,這種變化可以把成本降下來,尤其是對於一些可穿戴設備,比如手錶、眼鏡,智能項鏈、戒指等其他的我們需要進行通信的工具,如果插入一個SIM卡,體積會很大,而使用eSIM會更加的方便。
對手機來說,使用eSIM後換號會更加方便,用戶通過網上申請即可,既不用去線下實體營業廳,也省去了SIM卡郵寄的麻煩,這種方式被一些分析機構稱為「空中寫卡」,通過這種「空中寫卡」的方式,用戶可以批量開通、靈活變更簽約和變更運營商。
專家表示,實體SIM卡會碰到損壞的情況,需要去營業廳補卡。此外,人們去一些地方旅行,也可以很方便地切換到當地的運營商,不像過去要我們開漫遊,或者買張當地的卡。
(來源:央視網綜合澎湃新聞、央視新聞)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