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子珍
立法會換屆選舉即將於今年12月舉行,目前已有部分現屆議員表明不尋求連任。這是議會人事的自然更替,亦是香港政治生態邁向成熟與優化的體現。在「一國兩制」實踐不斷深化的今天,社會普遍期待新一屆立法會能迎來更多年輕有為、熱忱服務市民、操守良好的新血,為特區治理注入新動能。而現任議員中有人選擇退下火線,正是展現格局與擔當的表現,他們的付出值得肯定,其精神更應被珍視。
任何組織的持續發展,皆離不開新陳代謝的良性循環,立法會亦不例外。此次宣布不參選的議員,來自不同界別與年齡層,有的是長期服務議會的資深之士,有的則是任內表現活躍的中生代。他們放棄競選連任的原因各異:或因家庭考量,或欲轉向其他領域貢獻所長,亦有為追求個人成長而作此決定。這正說明,香港社會對個人價值與人生選擇的尊重已日益深化。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所言,人事更替屬正常現象。關鍵在於如何讓這種交替成為制度進步的契機。
事實上,這波議員更替正是「愛國者治港」原則下民主實踐的具體展現。過去數年,香港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運作趨於理性務實,議案審議效率大幅提升,社會關注的民生議題得以加快推進。在此基礎上,吸引更多具備專業能力、愛國愛港、心繫市民的優秀人才參政,已成共識。我們樂見,不少青年專業人士、基層代表與具國際視野的候選人正積極備戰,他們的加入將使議會構成更趨多元,議政風格更貼近社會脈動。
新人有望帶來新理念
過去幾年,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完善選舉制度的基礎上,已逐步構建起穩定的政治環境。立法會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其高效運作直接影響特區各項政經、民生議案的推進效率。隨著新一批議員的加入,他們將帶來新的治理理念、新的專業知識和新的行動思路,無論是推動簡約公屋等民生工程高質量落地,還是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都能從新的視角提出務實建議。
此外,面對中美貿易關係波動等外部挑戰,香港更需具備戰略思維的議員,協助特區政府把握國家發展機遇,開拓多元市場。立法會的新陳代謝,正可為此提供人才儲備。與此同時,資深議員多年累積的議政經驗,亦應透過導師制、跨代合作等方式傳承,實現「老帶新、新促老」的良性互動,確保政策延續與創新並重。
議員放棄競選連任非終點,而是另一段服務社會的起點;新人入局,則象徵希望與改革的開始。這種有序交替,正是香港制度生命力的體現。我們應尊重每位議員的選擇,同時積極鼓勵更多賢能之士投身公共事務。唯有如此,香港才能持續煥發活力,在良政善治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