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該宣傳短片展示觸動人心的片段,包括國家在航天和科技等成就、互助互愛的家人、努力奮發的青年、堅毅不屈的香港運動員和救急扶危的紀律部隊人員,表達對「家」的深情厚意。有關宣傳短片即日起在各電視臺播放,並上載至政府新聞處網頁(網址:www.isd.gov.hk/chi/tvapi/24_ms345.html)和YouTube頻道(網址:youtu.be/Ad5Wcd1myhQ)。

文匯報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等8所資助大學,以及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恒生大學、港專學院,昨日分別在校園舉行國慶升旗禮;今年初成功升格的聖方濟各大學及職業訓練局院校在前日舉行升旗禮;香港珠海學院則在上星期已進行國慶升旗儀式。

文匯報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華誕,香港各大中小學以至幼稚園連日來紛紛舉行升國旗典禮,並配以讓學生深化國家認知與情懷的教育學習活動,讓全港校園呈現著濃濃的一片中國紅。昨日國慶日,除了各大學及專上院校分別在校園舉辦升旗禮外,有中小學更藉學校假期利用校園與社區的市民大眾共慶,營造更深厚愛國氛圍,並融入香港新一代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歷程之中。有負責升旗的學生表示,自小受愛國情懷的熏陶,希望能在國慶日可以扛起國旗,扛起青年責任,傳遞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 對不少香港學生來說,到內地求學,在學習和生活中親身體驗國情,是開啟融入國家發展大門的重要一步。事實上,北上求學已成為港生最熱門選擇,在離港升學的中六畢業生之中,佔比由過去的兩成增至四成。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香港文匯報訪問了多名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讀書的港生,讓他們以自身經歷和見聞切入,帶出香港青年一代如何以求學生涯為契機,將個人前路結合國家發展和機遇,裝備自己為國家及香港發展貢獻。

文匯報


作為一名父親,馮志昌始終堅持對子女進行愛國教育,並鼓勵子女到內地升學發展,堅持以實際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他回憶表示,2019年香港發生「黑暴」事件,一些激進分子惡意在路上設置路障,破壞秩序。當時的他剛剛做完心臟手術,處在恢復期,但還是挺身而出,帶著家人一起到街頭幫忙清理路障,為保護香港出自己的一份力。這一舉動,不僅彰顯了他對香港這片土地的愛與責任感,更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實踐教育,讓子女們在親身經歷中深刻理解到愛國護港的意義與價值。

文匯報


作為一名愛國愛港的新時代香港青年,曹澤心一直心繫祖國,未來決心以自身的專業能力貢獻兩地藝術與公共事業,助力香港鞏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助力香港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值此國慶之際,她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再創輝煌。

文匯報


貝鈞奇的名字在香港體壇可說是家喻戶曉,十幾歲時已加入公民體育會,來到古稀之年,這位老人仍然活躍於體育界,出錢出力推動本地體壇發展。他深信體育運動是凝聚民心以及培養國家認同感的有效途徑,以體育運動作為橋樑,加深內地與香港青少年的交流和了解,亦讓香港年輕一代深入認識祖國發展歷程和現況,並學習國家運動員的刻苦精神。貝鈞奇表示自己從十多歲起已積極聯繫內地和香港體壇,見證著兩地體育在愈來愈頻繁的交流下茁壯成長:「我出身自公民體育會,為中國拿到首個世界冠軍的容國團,在1956年亦曾代表公民體育會在全港公開賽得到冠軍,當年港英政府對內地和香港之間的交流有很多限制,但我們一直很堅持要繼續交流、往來,而這些交流的確為日後香港體育發展奠下了良好的基礎。」

文匯報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