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其實,林穎施周圍飛都是為了宣揚粵劇文化,她說︰「得到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支持,參加多個推廣本港的活動,包括演出、座談、交流等,向海外傳揚粵劇藝術,同時也借鍳海外傳承經驗讓經典題材發展出新活力。」

文匯報


中國戲劇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會長鄧宛霞博士為是次演出的藝術總監、總策劃,京昆名導演及演員耿天元為製作總監,除鄧宛霞為主要演員,更邀得上海昆劇院、北方昆曲劇院、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名演員周雪峰、張靜文、李春雨、劉桂華、潘德堯、孫嘉良、賀青春、胡玉龍、秦光榮等合演,創造一次各地藝術家相互切磋合作的機會,也為觀眾帶來難忘的眼福。

文匯報


在進行排演期間,筆者訪問了任丹楓和紫令秋,問及為何兩齣名劇要分隔演出日期和場地,《琵琶記》於10月9日假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上演,《李後主》則於10月27日於高山劇場劇院上演,她們回答︰「其中主要理由是我們申請粵劇發展基金資助,需超前遞交計劃書並等候回音,又有申請場地等等的程序,相當繁複及困難。知悉丹楓粵劇團、紫迎楓粵劇團合辦的《琵琶記》獲粵劇發展基金資助,排演地點有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而《李後主》由昭陽粵劇團主辦,則沒有資助,卻可排在高山劇場劇院上演,因兩齣都是我們心儀、很想演的戲,所以便一鼓作氣地依期上演。」

文匯報


是項活動於9月13日下午2時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劇院舉行剪綵儀式,主禮嘉賓包括︰香港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香港文聯副會長余昭科、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林枬、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林國輝、香港電臺五臺臺長李仁傑、香港文藝志願者協會副會長高寶玲、香港曲協會副會長周佩貞、紅線女藝術中心主任蒙菁,以及座談會請來了紅伶阮兆輝、馬鼎盛、郭鳳女、林穎施等主持講座,各抒懷緬與紅線女在電影和粵劇的合作經歷,分享紅線女藝術中心成立的目的及近年工作成果。林穎施、郭鳳女憶述紅線女培育人才、指導後輩的經歷及藝術特色,並示範女姐名曲選段。

文匯報


吳仟峰和藍天佑皆表示,本港供粵劇演出的場地愈見緊絀,暫時除高山劇場外少有觀眾熟知的以粵劇表演為主的劇場,而沙田大會堂是理想的演出場地,優先場地政策有助於粵劇文化的延續與發展,對演員、戲班、觀眾都是一件好事。

文匯報


近年,梁非同演「施製作」的新劇一套接一套,同時也會教小朋友學戲,那麼忙仍有興趣自組劇團肯定有其原因。「擁有自己的劇團是我的夢想之一,做演員較被動,我一直希望擁有多些自由度,對劇本題材和演出角色的選擇有更大的自主權。我能這麼快組成『非同劇團』,要多謝前輩施姐(彭美施)、徐姐(徐蓉蓉)的推動和協助促成此事。」梁非同說。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