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瀏覽
卡片瀏覽
是次展覽由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海事博物館攜手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共同主辦,為三星堆與金沙數字專題展覽首次在香港展出,亦是繼2022年、2023年香港舉辦古蜀文物特展後,以「科技賦能」為核心展開的一次全新嘗試。展覽將藝術、文化與科技巧妙融合,真正做到了為觀眾提供「沉浸式體驗」。

文匯報


道觀門口的銅鈴突然「叮鈴」作響,風裹著霧氣撞過來,驚醒了簷角的銅獸。穿漢服的姑娘們舉著相機,裙襬掃過青苔石階,匆匆衝向會仙橋。我摸著橋欄上的模糊刻字,指尖還沒觸到歲月的糙感,就被身後的驚呼嚇了一跳:「快看!雲海出來啦!」轉頭時,白蓮湖的水霧正順著山勢爬升,一縷縷漫過朱紅的觀門,把飛簷、斗拱都暈成了淡墨色,倒像幅剛裱好的水墨畫,連呼吸都怕吹皺了這層朦朧。

文匯報


改編自同名話劇的歷史喜劇電影《戲臺》,故事發生於民國年間,戰亂頻發。五慶班班主侯喜亭(陳佩斯飾)帶著一眾名角來到德祥大戲院準備演出《霸王別姬》時,大批觀眾都在翹首以盼聞名全國的臺柱金嘯天(尹正飾)亮相,可剛攻城稱王的洪大帥(姜武飾)卻偏偏指名讓包子舖的夥計「大嗓兒」唱《霸王別姬》。眼看戲班的招牌就要毀了,前臺戲迷嚷著退票讓戲院吳經理(楊皓宇飾)苦不堪言,後臺洪大帥持槍鬧事更讓人嚇破膽!臺前臺後都亂作一團,男旦鳳小桐(余少群飾)、教化處處長徐明禮(陳大愚飾)、懷有異心的六姨太(徐卓兒飾)等人都被捲入這場令人哭笑不得的鬧劇之中……臺上霸王聲聲唱,臺下荒唐眾生相,既要保住戲班飯碗,又要哄好臺下觀眾,大幕拉開之後,到底這場戲要怎麼唱?

文匯報


我從第一部志願軍的《雄兵出擊》到第二部《生死存亡》,再到第三部最終章《浴血奮戰》,連續寫了評論。炮火可能會再次驚醒每個觀眾,但那句「和平就像一個小孩子,總是會轉到你面前……」卻是我們最終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

文匯報


電影承接電視動畫第一季,描述主角淀治與夢中情人真紀真約會後,以為自己終於可以過著正常生活,怎知他在咖啡店遇見神秘少女蕾潔。對一直追求平凡愛情的淀治來說,蕾潔彷彿是上天賜予的禮物。然而,這份甜蜜的背後,卻隱藏著殘酷的真相……顧名思義,電影《蕾潔篇》的核心矛盾,就是主角淀治(戶谷菊之介聲演)與神秘少女蕾潔(上田麗奈聲演)之間的關係。

文匯報


楊洋的古裝造型好有仙味,對於韓立的形象可謂1:1還原,也保留了原著的味道。而該劇採用實景拍攝並大量運用航拍鏡頭,為劇集增色不少。在道具設計中也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在黃楓谷掩月宗仙人所乘坐的飛行物,靈感源於中國古代畫卷裏的「槎」,用樹根或者是樹的截面去製作,在天空中遨遊可飲茶飲酒、吟詩作畫,故稱為「仙人乘槎」,令觀眾增強代入感。

文匯報


體育公用信號製作一直是一項精妙的藝術,導演利用多部攝影機捕捉比賽的精彩瞬間,編輯成引人入勝的故事片段,再將這些畫面送到每一位觀眾的家中。自1936年柏林奧運首次實現電視轉播以來,這項技術經歷了巨大的變革。當時僅使用3部攝影機進行拍攝,並且只有柏林地區的觀眾能夠收看,那屆奧運會僅拍攝了138小時的比賽片段,吸引了162,000名觀眾。到了1964年東京奧運,衛星技術的引入讓全球直播成為可能,但在一些偏遠地區,仍然無法享受到這一盛事。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標誌著彩色電視的來臨,使得觀眾的視覺體驗更加豐富。

文匯報


每個人年老最終的歸宿,都是要面對死亡,無論是英雄豪傑或無名小卒,無論多麼眷戀這熙攘紅塵,都無法逃避,儘管好像還有一些心事沒了。如果把人間世事什麼都遺忘了,沒有記憶,這樣也好,一乾二淨不會再有牽掛。

文匯報


題目3個「仔」字之所以分次序,是指今日有些新一代成長期間3個階段的特別愛好。首先說公仔,因為見過大學畢業禮時,新鮮出爐的學士,興高采烈左手緊握畢業證書、右手挽著大毛公仔有感而發。

文匯報


在香港看醫生,有很多選擇。不過,據我觀察香港跟內地區別明顯的一點,則是中醫和西醫的診治「壁壘分明」。在西醫診所,見不到任何的中成藥,而中醫診所,則瀰漫著濃重的中藥味,也找不到任何西藥的影子。

文匯報


朋友們大多都在用AI軟件問診、查資料,甚至進行功能性寫作了,我卻始終還在抗拒著,能不用就不用。然而在不久前一個失眠的夜晚,我想起了我手機裏下載的一款AI軟件,在翻來覆去都無法入睡後,終於開啟了和它的聊天模式。

文匯報


日前,「梅子林復育計劃:透過協作修復推動可持續地方營造的鄉村振興原型」榮獲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獎「藝術、人文與社會科學年度研究獎」,評審讚揚其為「極具成效、創新且執行出色的項目,成效顯著」,並指出學生、教職員及社區的參與,為這片曾被遺忘的土地注入新生命,令原本面臨現代化衝擊、逐漸消逝的本土文化再現生機。

文匯報


他還提到,研究中心本月將以「城鄉共融」為主題舉辦第二屆鄉村振興研討會,計劃邀請內地與外國學者來港,並帶他們參觀梅子林、荔枝窩,交流經驗。「城鄉共融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我們希望就此展開討論。政府將重點發展的新田科技城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城鄉共融議題,北部都會區內不同村落皆可依據自身特色發揮獨特作用,關鍵在於如何實現村莊與新興發展區的有機融合,北部都會區將是香港實現前瞻性城鄉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文匯報




顯示更多
點擊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